中医药知识库
简体
繁体
English
登录 注册 订购 万方医学网

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共找到88条结果
筛选
疾病

痫病

【定义】

痫病又称痫证,西医称为癫痫,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发过即苏,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4岁以上年长儿较为多见,发病率为0.3%~0.5%。患儿平时可无异常,但易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可有智能落后。本病西医学亦称癫痫,多数原因不明,称原发性癫痫;继发于外伤、感染、中毒、肿瘤、代谢紊乱和先天畸形者为症状性癫痫。

疾病

夏季热

【定义】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因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西医学称暑热症。本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如东南、中南及西南等气候炎热地区。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7、8三个月,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病尤多,但在秋凉以后,症状多能自行消退。有的病儿可连续数年发病,而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症状可逐年减轻,病程亦较短。

疾病

佝偻病

【定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本病常发于冬春两季,3岁以内,尤以6-12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工业城市高于农村,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者。本病轻者如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如失治、误治,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散见于中医学汗证、五迟、五软、鸡胸、肾疳等疾病。

疾病

阴挺

【定义】

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因多发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本节着重论述子宫脱垂。本病多见于经产妇、多产妇,或有便秘、慢性咳嗽史、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产后过早使用腹压增高的动作(如久蹲、搬运等),致使子宫逐渐下垂。一般Ⅰ期和Ⅱa期可以保守治疗,Ⅱb及Ⅲ期脱垂需手术治疗。西医学之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可参照本病治疗。

疾病

异位妊娠

【定义】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俗称宫外孕。若宫外孕未经治疗,孕卵死亡与内出血的血块机化形成包块转为慢性者,称为陈旧性宫外孕。中医古籍没有宫外孕的病名,而近代中医药治疗宫外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始,中医已通用“异位妊娠”或“宫外孕”之病名。最常见的异位妊娠为输卵管妊娠,约占90%。不同部位的异位妊娠,其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等不尽相同。本节仅以输卵管妊娠为例,做有关讨论。

疾病

痰饮

【定义】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大致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

疾病

乳蛾

【定义】

乳蛾为儿科常见肺系疾病,是因邪客咽喉,喉核(腭扁桃体)内血败肉腐所致,临床以咽痛、喉核红肿,甚至溃烂化脓为主症。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等症。因喉核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发生于一侧者,名单乳蛾;发生于双侧者,名双乳蛾;喉核溃烂者,名烂乳蛾。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按其起病与病程,又将其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较多见于4岁以上的小儿。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部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特征。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病毒性心肌炎是西医学的病名,中医文献中尚无特定的病名与其相对应。若以胸闷、胸痛为主者,多归属胸痹范畴;若以心律失常为主者,则可归属于心悸、怔忡;若系急性感染起病者,可从温病论治;若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可与心水相仿。此外,还与汗证、虚劳、猝死有关。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多见。

【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本病属中医学“暑温”范畴,依据其临床表现,又有“暑风”“暑痉”“暑厥”等病名,暑风者手足搐搦而动;暑痉者颈强、角弓反张;暑厥者必兼手足逆冷。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7、8、9月盛夏时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发,尤其是2-6岁小儿发病率高,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疾病

痢疾

【定义】

痢疾是感受时邪疫毒(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液便为主症。本病主要指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不包括阿米巴痢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高峰在夏秋两季,一般在7~9月达高峰。男女老幼普遍易感,而以儿童发病率高。尤其中毒型菌痢比较集中发生于儿童,其起病急,变化快,易致死亡,是一种危重类型。中医对本病认识较早,《黄帝内经》将本病称为肠澼、赤沃,《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使本病辨证论治有了很大的发展。

回到顶部